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务要闻 > 部门动态 > 正文

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

 时间:2023-12-24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

  管涔山,北承阴山余脉、南接吕梁云中、西抵黄河东岸、东衔洪涛侧翼,山体呈东北——西南走向,纵横4万平方千米,群峰逶迤、层峦叠嶂、绵延腾骧、气势磅礴,雄踞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东部边陲,平均海拔1900米,其主峰芦芽山,海拔2772米。
  这里是三晋母亲河——汾河的发源地,是桑干河、滹沱河、岚漪河、朱家川河的上游区域,有“五河源”之称,是“华北水塔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维护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;这里森林资源得天独厚,以华北落叶松和云杉为主的天然次生林,高大挺拔,干形通直,材质优良,森林质量居全省前列,是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的绿色屏障,自古被誉为“华北落叶松故乡”“云杉之家”、黄土高原上的一颗“绿色明珠”。这里风光秀丽,四季皆景,有“山西十大最美草原”的荷叶坪和马仑草原,是人们休闲观光、旅游康养的打卡地。这里就是省直九大林局之一的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(以下简称“管涔林局”)。
  管涔林局辖区地处吕梁山脉北端,跨涉忻州市的宁武、神池、五寨、岢岚、静乐、原平等六县(市),总面积9.22万公顷,有林地面积5.37万公顷,活立木总蓄积852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58.2%。
  2023年,管涔林局紧紧围绕省林草局“增绿、提质、防灾、创新”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和任务体系,锚定“双提质”“双升级”目标任务,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以落实林长制为抓手加强林草资源保护,以推进国土绿化为牵引提升造林工程质效,以森林科学经营为主题精准提升森林质量,以党建为统领推动全局高质量发展,以“开局就是决战,起步就要冲刺”的奋斗姿态,迈好转型升级第一步,以实干实绩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,书写转型升级新篇章。
  “红色力量”转化为“绿色引擎”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,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。”
  改善生态环境一直以来是管涔林区的责任和使命。管涔林区的优势在林,责任更在林。
  今年以来,管涔林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认真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将党建引领贯穿林局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全过程。通过坚持学做结合,明确重点任务,解决实际问题,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改善生态环境的强大力量,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和活力,营造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,点燃了干部队伍凝心聚力的激情,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。努力将党建“红色力量”转化为生态保护发展的“绿色引擎”。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,积极探索“党建+林长制”模式,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以林长制为牵引,推动实现“林长治”,建设大美管涔。
  管涔林局通过实施“管绿、增绿、护绿、用绿”三结合,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体系,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和生态安全屏障。明确了三级林长职责,在主要路口、管护站、重点资源区设置悬挂公示牌公布各级林长职责,明确管护范围,亮明林长管林、护林、营林的机制;压实了三级林长的责任,围绕发挥林长作用,健全完善林长制配套制度,层层签订责任书,逐级压实责任;建立考核奖惩机制,设置局、场、站三级林长106名,聘请管护员88人,制定完善“一方案五制度”,将管护责任逐级落实到人头地块,坚持通过采取“月检查、季督查、年考核”的森林资源监管方式,构建起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纵横交错、上下联动的森林资源管理责任体系,对林草资源保护、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考核,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全局通报。
  紧盯科学绿化 厚植生态底色
  在管涔林局造林地,“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美化自然”的宣传牌醒目地耸立着。这是管涔林局在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式下,遵循自然林业发展规律,展现“扩绿、补绿、护绿”的生态建设宏愿。林局紧盯科学绿化工作目标,充分发挥落叶松、云杉、油松乡土优良树种的种源优势,全面推进保障性苗圃建设。
  依托局地合作造林机制,围绕沿黄流域和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,与宁武、神池、五寨、岢岚、偏关、河曲等周边地区大力开展合作造林,坚持“林地林用、草地草用、专地专用、耕地不用”的原则,依托国土“三调”数据,科学规划布局,精心组织实施,严把工程质量关。在施工过程中,因地制宜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榆树、山杏等阔叶树种,积极营造针阔混交林,多措并举加强新造林地管护,采取“家庭式承包管护”“抵押承包管护”“协议承诺管护”“聘请能人管护”等多种措施,确保栽得活、保得住、能成林。近5年,全局累计完成国家重点区域人工造林2万公顷,为我省增加森林覆盖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  持续精准抚育 探索经营新路
  几十厘米高的“少年树”,几米高的“青年树”,20多米高的“壮年树”在管涔林区组成了一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,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相结合充分体现。
  多年来,管涔林局始终将森林抚育经营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,牢固树立“近自然经营”和“长期性、常态化、长效化”理念,对辖区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,摸清各林场林分类型、林分结构、林种组成等资源底数,合理布局任务,以精准设计为引领,针对不同功能目标的林分类型,采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方式,精准确定经营模式,科学编制作业设计。以精细施工为核心,严格按照《森林抚育规程》做到“过密要伐、过稀要补、幼树要育、目标树要修”,优化森林结构,提高森林质量,发挥森林“四库”作用。3年来共完成森林抚育1.024万公顷。
  羊圈沟林场精准抚育工程是管涔林局抚育工程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林场对林相较差、密度不均的130余公顷森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3次抚育作业,按照全局森林资源分布情况,统筹推进森林抚育,分类制定抚育措施,合理布局森林经营提质工程。经过抚育后的林木,林木生长环境改善了,提高了森林质量,林分趋于复层异龄的稳定性结构,实现多功能森林经营目标,为全局森林抚育工作树立了样板。
  同时,为持续推进森林抚育工作,林局在每个林场实施不少于66.67公顷的森林抚育精品工程,并建立森林经营数据监测样地,为今后总结技术经验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,走出了一条具有管涔特色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新路径。
  加快修复步伐 保护草原生态
  草原被誉为地球的“皮肤”,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构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。此前,管涔山一条条牛脊般挺立的山梁下,大小沟壑纵横交错,是典型的水土流失土地样貌。管涔林局有2.06万公顷草地,占全局经营总面积的22.4%,是林草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加强草原保护修复,对于维护生态安全、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。
  该局努力探索草原保护修复路径,积极开展“草原普法宣传月”活动,通过发放宣传资料、制作图版和宣传纪录片,利用报刊、网络、短视频等融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活动,不断提升社会公众草原保护意识。积极开展草原有害生物防治,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制剂、植物源农药、天敌招引与释放、人工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治措施,近3年累计完成鼠害防治2666.67公顷、蝗虫防治2000公顷。坚持分类施策,大力开展草原修复,对草原植被破坏较重的区域,采取修筑排水渠、拦截坝、外运客土填平、就近小面积移植草皮、撒播草籽等方式进行修复。对放牧影响较为集中的区域,通过设置防护网禁牧,促进草原植被的自然更新与修复。累计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266.67公顷,草原改良2133.33公顷,推进了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好转。如今抬眼远望,参差错落的山梁沟壑已被浅显清新的绿色覆盖。
  筑牢“三防”网络 守住安全底线
  管涔林区拥有华北地区最精华的森林资源,保护林草资源也是管涔林局的根本任务。2023年,管涔林局围绕“防灾”目标任务,不断提升“三防”能力,加强资源管护,通过“人防+技防”筑牢林区安全屏障,严守资源安全底线。
  在此基础上,管涔林局积极健全局县、场乡、站村三级联防机制,重点看好“五口”(村口、沟口、路口、卡口、入口),严格巡查“五边”(林边、地边、田边、路边、村边),对进入林区的人员设置手机防火短信提示,在主要路口安装了红外感应语音警示器,在汾河源头林草资源核心区建设安装远程热成像视频监控报警系统13套,实现了对林局辖区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,形成山上与山下、人防与技防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立体管控网络体系。紧盯松材线虫病、美国白蛾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,加大检疫力度,严格苗木产地检疫、调运检疫,从源头上加强管控。积极开展落叶松鞘蛾、松褐天牛、新造林地和草原鼠兔害防治工作,预防蔓延性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。
  经过多年努力,管涔林局保持了连续20年无火情的良好记录,无发生过蔓延性有害生物灾害,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,动植物种类数量不断增加,森林质量显著提升,向世人展示管涔山生物多样性、生态良性循环大森林的独特魅力。
  “枯林借雾变瑶华,杨柳腰肢更绝佳。”站在管涔山顶四望,玉山蜿蜒而卧,林区银装素裹。冬日如诗如画的管涔美景让人流连忘返。山河为证,岁月为名。今后,勤劳智慧的管涔林草人将继续携手,续写新的绿色华章。
 
  编辑:吴光宇
  来源:山西科技报

关闭本页